一、团队名称:
电子信息与智能系统
二、团队研究方向与内容:
本团队长期专注于解决工程实际中的痛点问题,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科研工作:柔性传感器、生物信息感知和处理、无损探伤和检测、认知学习与机器智能。现有教授2人,副教授4人,讲师5人。近几年承担省级以上项目20余项(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),横向课题10余项。团队与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、建工集团、长安集团、安徽天康集团及部分高校保持良好合作,研究生去向岗位遍及国内外科研院校和国内电力、军工等行业的知名企业。
三、团队课题组及团队成员:
(1) 传感和信号处理课题组:罗海军、龙兴明、范嗣强、毋玉芬、伊斯刚、唐敏、牟琳
(2) 电磁无损检测课题组:郭盼、何传红、姚立忠、陈小波
四、学生培养:
(1)能力要求:实验动手能力
培养方式:要求研究生有足够研究时间进行实验动手和探索,获得实验数据,并进行科学处理;与校外导师沟通,安排学生在一段时间跟着外导做项目,引导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。
(2)能力要求:专业技能能力
培养方式:要求研究生掌握专业技能方面的软件,如熟练掌握Comsol,Ansys,Matlab,EDA等电子信息专业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。
(3)能力要求:语言能力
培养方式:
(1)阅读能力:要求研究生每周至少精读2篇论文(形成精读报告或进行文献汇报),自觉大量泛读科研前沿论文;
(2)写作能力:要求研究生能撰写导师认可、编辑认可、审稿人认可、读者认可的英文科研论文,并定期进行学术交流;要求研究生规范撰写开题报告、中期报告、毕业设计;要求研究生至少撰写一次《研究生基金项目申请》;或参与撰写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》;要求优秀研究生参与撰写《综述论文》。
(4)能力要求:表达能力
培养方式:通过每周组会听取学生的文献精读、科研进展的汇报,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。
(5)能力要求:探索和创新能力
培养方式:对于具有一定文献量的高年级研究生,要求能够自主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思路,并与导师组交流讨论。
(6)能力要求: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
培养方式:要求学生与其他同学合作、参与实验室管理与服务、担任本硕课题研究团队的组长,领导某项课题研究。
(7)能力要求:科研作图能力
培养方式:要求学生能够规范进行科研数据图的处理与拼接,绘制示意图、原理图。
(8)能力要求:学术诚信
培养方式:严格要求学生不能抄袭、剽窃、造假。尤其注意参考文献引用的滥引、转引、崇引、引而不标等。